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也是“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十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时,中国以超前布局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根基,构建起覆盖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数字化生态,并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领跑者”。
作为国内信息化领域高级别盛会,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4月29日至3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力量助推数字中国建设。
本届峰会主要包括开幕式、主论坛、20个左右分论坛,以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闽江夜话”“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等特色活动,并设现场体验区,有超过800位企业家、30位院士以及诸多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通过本届峰会,业界和大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数字经济如何基于数字基础设施,炼成“全球样本”。
“硬核答卷”背后:基建至关重要
据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手机网民规模达11.05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社交网络用户规模达11.01亿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70亿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29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
同时,该《报告》显示,网络基础更加坚实,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接入需求;实数融合加快落地乡村基层,数字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持续涌现,用户产业两端落地提速,新业态、新应用持续涌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数字消费市场活力纷呈,平台企业助力消费提质升级;“内容+体验”打造新场景,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如今的数字经济不仅在数据层面有着全盘大幅上扬,还在应用层面有着百花齐放、持续深入的表现,而数字中国的十年跃迁、蜕变之路,离不开背后的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主要涉及5G网络与千兆光网、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基于上述技术形成的各类数字平台。
数字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底座。经过十年狂飙,超前建设的数字基础设施已从“信息管道”进化为“经济血管”,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向新而行,数字基建“再出发”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举行,为数字中国的不断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指明着航向。
华为成为峰会的重要参与者。其以“万智互联加速迈向智能世界”为主题全面参与本届峰会,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客户伙伴一道,共同探讨如何开展数智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体系建设,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让数字技术与经济、政务、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数智力量。
同时,在峰会成果展上,华为全面展示了数字根技术创新、数智基础设施以及数智经济、数智政务、数智社会、数字能源、鸿蒙生态、终端政企等领域解决方案,加速社会及行业数智化、低碳化转型升级。
其中,鸿蒙生态无疑是业界普遍关注的对象。对此,华为联合生态伙伴举办鸿蒙生态峰会,通过推广可复制的政务民生、金融、交通等领域数字化标杆案例,集中展示鸿蒙生态创新成果。作为首个全场景智能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已成为政企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助力政企办公应用打造更智能、更安全、更流畅、大有不同的鸿蒙体验。
站在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的关键时间节点,本届峰会不仅是技术的盛宴,更是文明的对话。从“网络大国”到“数字强国”,中国正以数字基础设施为“龙骨”,书写着壮阔的文明新篇章。而数字基础设施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社会运行的“神经系统”。通过十年筑基,中国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支点,正从“跟跑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
当华为的“万智互联”愿景与福州三坊七巷的AI非遗展相遇,当“东数西算”工程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振,展现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种发展范式的重构——在这里,数字基础设施不再是冰冷的钢筋铁骨,而是承载着创新、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契约。
面向下一个十年,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下一站”已然清晰:以AI原生网络重构算力供给,以量子通信筑牢安全底座,以数字孪生城市实现“虚实共生”。这场波澜壮阔的“基建革命”,正在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数字中国答案”。(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