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智技术驱动电网升级
首页> IT频道> 今日头条 > 正文

数智技术驱动电网升级

来源:经济日报2025-01-03 13:38

  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调整关键时期。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智能电网、煤炭等重大专项。作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平台,我国电网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推动电网功能形态、运行管理、服务模式全面升级,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数字技术让电网更坚强

  当前,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与极端天气事件趋多趋强,电力系统面临保障供电安全、新能源消纳等挑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供电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面对新形势,电网改造如何破局?

  保障电力安全,主干电网当仁不让。2024年12月20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在主网架数字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800千伏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点站新松换流站,全面升级为数字化智能换流站。此外,±500千伏金中直流输电工程起点站金官换流站,也完成了物理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两条直流线路智能化升级,不仅实现了“西电东送”主通道的全景感知、全域融合和全链可控,也推动了跨区域输电网生产业务数字化转型。

  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大理局生产技术部高级经理曹生辉表示,面对换流站设备规模日益增长与人员不足的矛盾,以及云南地区地震、地质灾害频发的挑战,传统人工巡视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大理局通过数字技术集成应用,实现了运维业务全自动化,提升了运维质量和生产效率,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如果说高压输电线路是电网主动脉,配电网就是电力系统的毛细血管,同样不容忽视。自2024年10月起,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试点在浙江嘉善地区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中,全方位使用配电网自动规划系统,提升配电网规划建设质效。目前,该系统已在浙江省7个地市推广应用。

  “通过系统自动生成,规划用时由3个月至4个月缩短到1周至2周,不仅快还准。”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发展专业工作人员常明表示,该系统创新配网规划数字化管理模式,将电网数据模型和地方城建“多规合一”数据模型进行空间耦合,实现电网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全面统筹、有机衔接。据统计,使用新系统后,规划项目执行率较以往提升约12%,规划可研偏差率降低约16%。

  数字技术可从多方面让电网变坚强。专家表示,通过智能传感器实现实时数据采集,结合智能诊断技术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负荷预测和智能调度决策;故障发生时能快速定位与隔离,并自动恢复供电。此外,数据驱动的规划决策和仿真优化设计,能强化电网规划与设计,全方位提升电网坚强性与可靠性。

  人工智能让电网更聪明

  在“双碳”目标下,具有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的新能源大量并网,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海量新型电力经营主体接入电力系统。越来越复杂的电力系统,给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带来较大挑战。

  化繁为简,需要“超强大脑”。2024年12月19日,国家电网发布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该模型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专家”,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做好供电服务提供支撑。

  光明电力大模型目前已在电网规划、电网运维、电网运行、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以电网运维为例,换流变压器是电能转换输送的核心设备,零部件多达1000多个,一旦出现缺陷,要快速、准确研判缺陷类型并精准定位难度极大。“光明电力大模型目前已学习2000多项故障案例,具备13项‘常见病’诊断能力。”国网山东电力运维人员孙慧介绍,“以前我们组织设备研发、试验测试和运维检修联合专家团队到现场评估,至少耗时一周,现在只要点下鼠标很快就能得到诊断结论。”

  如何驯服不稳定的新能源,是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核心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认为,新能源不可预测是因为人类对气候气象和新能源出力特性的耦合机理没有完全认识,现有系统调节能力和市场机制,无法完全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带来的电力电量实时平衡问题。

  让变幻莫测的新能源可靠起来,人工智能技术尤其重要。李立浧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使海量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成为可能,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智能导航。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主管邓韦斯介绍,新能源功率预测不仅需要更精准的气象预报,也需要质量更高的新能源运行数据和算法。南方电网打造的新能源功率预测智慧平台,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试验场地,已接入南方1300多个新能源场站、超13亿条新能源运行数据,新能源预测厂家可在这个生产运行镜像环境中进行算法开发和技术探索。

  共建生态夯实产业基础

  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离不开能源电力产业链要素整合,少不了发挥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带动作用。为构建自主可控电网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生态,2024年12月27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对外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并正式启动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数智电网科创园。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等研究机构,华为、百度、阿里、腾讯等行业领先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贯通设计、研发、小试、中试、验证、应用的创新链产业链全环节,积极构建以电力鸿蒙产业链为底座、电力人工智能产业链为核心、电力应用场景产业链为牵引的“三链融合”产业布局。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副主任王磊表示,强化数智赋能赋效,加速产业建圈强链,构建数智产业新生态,吸纳更多优质企业共建电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对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构建产业生态方面,南方电网牵头组建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联合华能集团、中广核集团、华为、百度、清华大学等企业和高校,形成了完整的产学研链条,共同推动电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建设。同时,不断优化人工智能建设“赛马制”,加大对调用大、性能优的算力与框架提供商的采购份额,提高对技术强、参与深的算法开发者与模型提供商的采购力度。

  专家表示,当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要充分认识电力行业技术资金密集、存量系统庞大的特点,持续优化新型电网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围绕能源数字产业化,积极打造数智电网产业生态圈;深化北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应用,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价值创造力、产业带动力。(王轶辰)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重庆:铜梁龙舞璀璨新春

  • 品味"双亚冬之城"哈尔滨年味烟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