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你是否曾发现,某一天清晨,一个陌生的名字突然成为了朋友们热议的焦点;某一天夜晚,一段热度飙升的视频,突然冲上了个大热搜榜单。当他们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话题,你又是否思考过,他们走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有人武断地用“算法造神”作为问题的答案,把一切都归因于算法与平台的“推波助澜”,但现实真是如此吗?
这种想法,并非完全不可理解。“算法”,在智媒体时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每个人的生活建立起纵深且广泛的联结,关于人机关系的思考,进入了“全息”阶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技术的快速迭代,一次次催生着人类的技术迷思。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对“算法造神”的迷信成为了一部分问题的归因。
但其实,“算法造神”等观点,本质是对技术权威的过度高估所导致的“技术焦虑”。技术哲学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明白,对技术与算法的理解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但同样不该忽略的,是人的主体性在“算法狂飙”中起到的压舱石作用。毕竟,算法可以作为传播的基础设施,而其底层逻辑,依然是传者与受众之间最朴素的人性思维。这种思维作用于当下互联网传播之中,表现出的规律与传统媒体时代一以贯之,用四个字概括的话便是“喜闻乐见”。而算法,只是其中的工具与桥梁。
当我们把思考的镜头聚焦于现实生活,很容易会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中所熟知的创作者,其实是通常意义上的“素人”。他们没有原始粉丝积累,没有足以撬动巨大关注度的资金,是生活中并没有什么距离感的“身边人”。而他们“走红”的秘诀,或许是自身的真才实干,或许是独特的见闻经历,或许是醇厚的生活质感,或许是给网友们带来的那些共鸣、快乐、思考。他们从生活的角落走到互联网的聚光灯下,当然离不开算法的推荐,但根本原因还是找到了社会喜闻乐见的同心圆与公约数,是他们让自己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
个人如此,城市也是如此。近年来,“泼天的流量”一次次降临一些本不那么高光的非一线城市。从“小饼大葱卷烧烤”的山东淄博,到企鹅可爱巡游、冰雕栩栩如生的“尔滨”,再到鲜香麻辣、热辣滚烫的甘肃天水,看似“一夜爆红”的偶然背后,不也都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经营与坚守吗?那是对城市特色的守护与传承、是政民一心的团结与协作、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真诚与踏实。如此,当四海宾客蜂拥而至,它们才能真的用一座城市的积淀与服务去诠释什么是宾至如归、不虚此行。反观一些网红景点,靠前期的运营与营销迅速走红,一旦滤镜破碎便只留下一地鸡毛。从不否定算法的传播力,但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靠的永远是真金不怕火炼的底气。
正如强扭的瓜不甜,强推的流量也不会火。汁水甜美是因为瓜熟蒂落,而所谓的“一夜爆红”靠的也并非算法的魔力,而是因为“他们值得”。社交媒体传播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去中心化”的标签,因此在前算法时代中,有的人靠几张图、几篇文章就能迅速成为大V,这样的道理在算法时代同样适用,而算法,只是起到了催化剂与放大镜的作用。正是如此,关注度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才真正可贵。否则,无论个人还是城市,想走红都未免太容易了些,那种“廉价”的流量,又如何能成就今天的“造神”呢?
有人把算法比喻成“风口”,但再大的风也无法在茶杯中掀起巨浪。我们都看得到算法在当下世界所发挥的结构性力量,但一味地用“算法造神”去解释一些传播现象,又是否有失偏颇?相信在那些默默耕耘的博主身上,在那些精细打磨自己的城市之中,答案或许显而易见。在智媒体时代,“算法千万行,不如好内容”依然颠扑不破。毕竟,无论传播的工具如何迭代,传播的本质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将心比心才是所谓的“神”背后最基础的底层逻辑。(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