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冬奥的硬仗,智慧场馆的远方
首页> IT频道> 业界 3C > 正文

科技冬奥的硬仗,智慧场馆的远方

来源:中国网科学2022-02-17 11: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如果说今年的冬奥会上什么最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各路高手尽情施展“冰雪魔法”之外,或许很多人会选择开幕式上不拘一格的雪花形态主火炬台。

  而这仅仅是科技融入冬奥的冰山一角。在整个赛事期间,我们在很多环节都能感知到新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

  比如,如果您有幸进入“鸟巢”观看开幕式,或者拿到了“冰丝带”的速滑观赛门票,那么您将率先体验到“智能向导”提供定位精准、随叫随到的引导服务。

  打开AR导航应用,只需用摄像头对准周围环境,选取要前往的目的地,系统就可以直接获取当前位置的定位信息,和前往目的地的路径导航,在AR实景叠加的路线、路标、箭头指引下,帮助用户轻松找到目的地。

  智能导航让冬奥体验更便捷

  这位新上岗的“向导”,便是由旷视科技研发的融合了AI和AR技术的智能应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小小的导航应用,只是科技冬奥的一个缩影。沿着这位智能向导的脚步,一张关于智慧场馆的蓝图浮现在我们面前。

  人工智能与奥运场馆擦出雪花

  人工智能、碳减排等大量新兴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应用,让“科技冬奥”成为北京冬奥的一大亮点,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提供着“硬核”支持。

  作为人工智能赛道头部企业,旷视科技也因科技与冬奥结缘。从本次举办情况来看,人工智能与冬奥的交集比大家想象得还要多。比如,开头提到的室内导航就是如此。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城市新坐标,手机导航拯救了无数迷茫的车主和行人。但是,这并不能帮助人们完全摆脱“路痴”的困扰,因为还有复杂的室内场景。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受限于空间和信号的限制,室内导航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

  但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以AI算法见长的旷视科技也一直在寻求和探索低成本、高精度、易使用的室内视觉定位方式。

  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时刻,亟待满足的室内导航需求与不断突破的AI技术实现了交集。2019年,在一次内部的创意碰撞讨论中,旷视科技的算法研究员受到自家机器人产品上的视觉重定位技术启发,想出了在手机上使用摄像头进行视觉定位寻找会议室的创意。

  与传统室内导航相比,室内视觉定位导航优势明显。

  旷视冬奥项目工程师张长胜告诉我们,市面常见的室内导航,主要依靠蓝牙、WiFi等技术进行识别,容易产生成本较高、精度较低、场景使用受限等问题,尤其在相对封闭的场馆,即使有移动或者WiFi信号,但现场万人扎堆,手机信号差,几乎不可能完成导航。

  相较于其他室内定位技术,室内视觉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易部署的特点,无需对室内建筑环境二次改造,仅使用激光视觉地图采集设备对现有环境采集,就可以实现定位功能,并且将传统GPS定位的5米精度,WiFi、蓝牙定位的1-3米精度提升至亚米级精度。

  经过两年的持续打磨和升级,目前旷视科技的室内导航技术已经在冬奥会中得到落地。

  “旷视科技研发的室内视觉定位导航系统,无需借助过多设备,除手机外无需额外增加传感器,室内环境也无需加装辅助定位设备,因而具有成本优势。”张长胜在采访中向我们这样介绍。同时,该智能导航系统还具备一系列贴心体验和技术亮点。比如,该系统可在室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通过手机随手拍方式便可轻松定位;支持离线识别定位,在人流密度较大5G/4G无法完全覆盖的场所仍然可顺畅导航。

  事实上,除了室内导航,旷视科技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也同样应用在冬奥会的其他环节。

  比如智能防疫,在本次冬奥会中,旷视打造的“区间智能防疫系统”,实现了快速的无感测温与健康核验功能,能够将防疫信息检测速度从分钟级提升到秒级。

  其中,在智能测温方面,旷视的明骥测温系统在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地完成了部署,值守在场馆快速通行通道口,用人工智能技术筑起科技抗疫的防线。有了这个系统的帮助,主办方只需要少数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大量的人员体温排查,在大幅度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上述科技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冬奥场馆的科技含量。而随着科技冬奥的举办,智慧场馆也开始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中。

  场馆巨人的远方:智慧建筑热潮再添一把火

  在展示“中国式浪漫”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超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裸眼3D视觉效果等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简约克制而又流光溢彩、科技与人文水乳交融的画卷。

  这几天,一台名为“猎豹”的超高速摄像机也频繁登上热搜,不仅抓拍了各种精彩瞬间,也成为科技战袍加身的第二裁判员。

  诸多高科技的亮眼表现,离不开国家对鸟巢、冰丝带等冬奥重点场馆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据了解,以鸟巢为例,其智能化体系包括1个数字孪生操作系统、1个智能运营中心外,以及包括健康环境管理、能源优化、设备监测预警、数字消费、公众服务等在内的8套业务应用。

  其中,能源优化顺应低碳环保趋势。具体来说,能源管理就是通过智能建筑控制管理系统及能源管理系统,对包括场馆内的各类大型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控制,不仅为运动员和观众带来更为舒适的赛时体验,同时将保障园区达到合理的能源供需匹配,开启绿色节能的运行模式。

  正是上述智能化体系的成功搭建,为鸟巢冲击体育场馆的科技新高度打下了基础。正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所说,“(相对于2008年)十四年以后大家再走进鸟巢,它其实已经跟当年的鸟巢不一样了。它变成一个有大脑,有判断,有眼睛,有感官的鸟巢。”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好奇,智慧场馆与传统体育场馆究竟有何不同?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简单的科普。

  根据旷视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智慧场馆,告别了冰冷单调的钢筋水泥,不再是信息系统的堆砌和集成,而是具备感知、交互、自我适应、自我进化,具有人体特征和智慧特质的‘生命体’。”它将通过灵敏的感知设备和智慧的场馆大脑将“人、建筑物与环境”融为一体,绿色、智能、安全,进而全方位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体验。

  展望未来,智慧场馆将具有以下三大特征:自学习、独立决策能力,绿色环保、舒适宜居体验,多技术、业务协同并进。

  其中,自学习和独立决策能力是智慧建筑的一大重要特征。简而言之,智慧建筑能够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其采集、存储的海量数据进行汇总、拆分、分析与挖掘,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分析和独立决策,不断挖掘有用信息做出响应,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身属性和功能,进而达到自组织、自协同、自适应、自进化。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国场馆正向着智慧化方向发展。而此次科技冬奥的成功举办,更是为场馆智能化发展增添了一把“火”。

  放眼全球,智慧建筑项目已经在各个国家及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同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一样,进入到行业变革的窗口期。

  根据MarketsandMarkets报告指出,全球智慧建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607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058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7%。

  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智能建筑市场的总投资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稳定增长。如今,中国智能建筑工程量占世界总量的50%,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场馆智能化正成为智慧建筑项目重要的落地场景。与此同时,场馆智能化的积极探索,也会反哺智慧建筑在其他场景的落地。

  借势科技奥运东风与智慧建筑浪潮,“智慧场馆”将成为一个具有感知和不断进化的“生命体”,一个会思考的智慧大脑,一个人机物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为智慧建筑探索一个更绿色、更高效、更美好的未来。这既带来了可观的商业机会,也成为观察中国产业升级的绝佳窗口,由此重塑的产业格局值得期待。(王峰)

[ 责编:赵艳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 上海启动新城绿环水脉建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03-22 10:42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03-04 10:01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03-04 10:01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03-01 10:14
2023年2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盛开的油菜花海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2023-02-28 10:00
2023年2月26日,上海人民广场 人们在诗画里踏春乐休闲,草青树绿,鸟语花香,春日融融,俨然都市桃花源的美景。
2023-02-27 11:16
加载更多